中央企業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央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國資法治公眾號
- 發布時間:2021-05-31 13:57
- 訪問量:
【概要描述】依法治企,為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保障。
中央企業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央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概要描述】依法治企,為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保障。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國資法治公眾號
- 發布時間:2021-05-31 13:57
- 訪問量:
近年來,國資委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系統觀念,堅持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法治建設和風險防范。特別是外部環境日益復雜,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大背景下,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主動適應中央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需求,始終把強法治、促管理、防風險作為保障企業穩健發展的重要舉措,著力打造治理完善、經營合規、管理規范、守法誠信的法治央企,將法治要求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覆蓋生產經營管理各領域,確保企業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實踐表明,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央企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沒有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續強化法治建設,全力做好規范管理、防控風險這篇大文章。
一、加強頂層推動,將重視落到實處
國資委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印發《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明確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共18項職責,不斷強化依法治企主體責任。中央企業高度重視,將加強法治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普遍建立由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領導機構,不少企業主要領導直接分管法治工作。88家央企集團在董事會明確推進法治建設專門委員會,90家將依法治企要求納入考核評價體系,許多企業建立黨委(黨組)中心組定期學法、述職必述法、干部任前法治考試或談話等制度,將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決策先問法、違法不決策”等理念日益牢固,自上而下重法治、促合規、強管理的良好局面蔚然形成。
二、把法律審核把關作為硬要求,不斷強化依法治企
立足規范管理、嚴控風險,法治工作深度參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資并購、科技創新等重點任務,嚴格落實規章制度、經濟合同、重大決策100%法律審核把關要求,做到“未經法律審核的,議題不上會,項目不決策,合同不簽署”,5年來累計審核近600萬項。總法律顧問作為企業法治工作領軍人物,全面參與重大決策,及時進行審核把關,既敢于說“不”,又善于說“可”,有效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牢固樹立“減少損失就是創造價值”理念,5年來累計處理重大法律糾紛案件近2萬起,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超過3300億元,牢牢守住權益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加強“以案促管”,形成“處理一起案件、發現一個漏洞、完善一項制度”的良性機制,有效促進了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全面推進合規管理,堅決筑牢防風險底線
適應全球持續強化企業合規的大趨勢,國資委在中國移動等5家企業開展合規管理體系建設試點的基礎上,于2018年印發《中央企業合規管理指引》,陸續編發出口管制、反商業賄賂等11個重點領域合規指南,全面推進合規管理工作。中央企業全部成立合規委員會,出臺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合規管理“三道防線”。國投等許多企業領導班子帶頭進行合規宣誓、簽署合規承諾書,中國中鐵實現三級單位和一線項目合規聯絡員全覆蓋。與此同時,國家電投等不少企業探索構建法治框架下的法律、合規、風險、內控協同運作機制,著力打造“法律合規大風控”管理體系。隨著合規管理的持續深化,“人人守合規底線、事事防合規風險”意識不斷強化,對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生產經營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突出抓好涉外風險管控,有力保障國際化經營
在全球政治經濟環境日趨復雜,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風險更加凸顯的背景下,始終高度關注涉外法律風險防范,指導中央企業定期開展排查,針對投資準入、資本市場等高風險領域,及時采取管控措施。加強境外法律專題研究,先后編印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風險防范指引,推動企業提前研判、深入評估風險。南航集團對境外不同區域法律風險實行“紅黃綠”標識管理,“查色識險,按色控險”。中國有色集團在對23個國家進行風險評級的基礎上編制礦業投資負面清單,中交集團啟動35個國家法律風險防范數據庫建設,為防控境外風險提供專業支撐。中國三峽集團、中糧集團等許多企業法務人員全程參與、深度介入境外重大投資項目,保障依法依規、穩妥推進。針對近年來美國政府陸續將我多家中央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等各類清單的做法,有關企業積極通過法律途徑依法自主維權,同時進一步強化法治建設,認真遵守國際規則和東道國法律,確保依法合規經營管理,把握了工作主動權。
五、強化監督問責,扣緊國資監管最后一環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在深化改革中必須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一貫要求,國資委積極采取措施,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督機制,著力打造事前制度規范、事中跟蹤監控、事后監督問責的監管閉環。堅持“先立規矩后辦事”原則,加快健全國資監管法規制度體系,截至目前,國資委現行有效規章27件,規范性文件212件,為國資監管工作奠定扎實的制度基礎。樹立“雷區意識”,強化事中管控,通過建立風險提示函、約談、通報等工作機制,加強對高風險業務的實時動態監管,持續推動融資性貿易風險處置和出清,針對金融衍生業務、信托、基金等及時提出風險管控要求,指導企業依法開展降杠桿減負債防風險工作,整體負債率較2016年降低2.2個百分點,帶息負債占比連續實現“九連降”。不斷加大對違法違規經營、風險防控不力等行為的問責力度,組織或督促中央企業核查違規問題,年均責任追究千余人次,形成有效監督震懾。
經過五年持續努力,中央企業法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重法治、防風險的工作機制。從集團總部到各級子企業,對法治建設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推動力度持續增強。二是基本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備的風險防控體系。法治工作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三是逐步打造一支能與國際大公司法務人員同臺競技的專業隊伍。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全部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重要子企業設置比例超過90%,法務人員達到3.2萬人,比2015年增長60%,專業化率超過80%。四是積極培育一種依法合規經營管理的企業文化。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經營管理的能力明顯增強,“守法誠信是第一生命,違法經營是最大風險”等意識牢固樹立,依法治企能力成為中央企業參與全球競爭、躋身世界一流的重要軟實力,為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保障。
下一步,國資委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部署,指導中央企業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心任務,不斷深化法治建設,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努力“實現一個目標、健全五個體系、提升五種能力”,即著力健全領導責任體系、依法治理體系、規章制度體系、合規管理體系、工作組織體系,持續提升法治工作引領支撐能力、風險管控能力、涉外保障能力、主動維權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力爭部分中央企業法治工作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為推動改革發展、促進基業長青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保障。
400-022-8981
電話:022-23707580
E-mail:daorigin@minbm.com
總公司地址:天津市華苑產業區海泰發展六道6號海泰綠色產業基地F座6門4層
分公司:深圳道本未來科技有限公司
分公司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清水河街道清水河一路深業進元大廈1座7層
分公司電話:0755-25108023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或搜索“道本科技”
更多精彩等著你!
Copyright ? 道本科技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